网站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2-01-04 09:25 作者:龚光斌 来源:曾家保护站

这里的“猴头”,是一种菌,生长在腐朽的树干上,上部膨大,下部狭窄,新鲜时呈白色,干后由浅黄至浅褐色,形似一颗金丝猴头,故名“猴头菇”。
  猴头菇的生长期为7到9月份,喜欢潮湿、温和、空气流通的自然环境,多寄生在松、桦、柞、栎、榉、楝、橡、胡桃等树木的枯死部位或母枝断口处。靠孢子繁殖,孢子质轻容易被风带走,落到树上就会生长繁殖,形成奇特的远程成对生长现象,也就是说你看到一棵树上有个猴头菇,顺其朝向往相对的方向寻找,在不远处的树上必定还能找到另一个猴头菇。
  猴头菇(学名:Hericium erinaceus)又名猴头菌、猴头、猴菇、猴蘑,是一种大型珍稀肉质菌,肉嫩味香,鲜美可口,因在菌类蔬菜里极其少见而名贵,被列入八大山珍之一,与熊掌、海生和鲨鱼翅并列为四大名菜,有“山珍猴头、海味燕窝”之称。猴头菇不但味美,还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性平味甘,有利五脏、助消化、滋补身体等功效,尤其对治疗消化不良、胃溃疡、胃窦炎、胃痛、胃胀及神经衰弱等疾病有良好的疗效,制作药膳是上好的滋补品。
  1988年至1990年,科技工作者在化龙山自然保护区第一次科考时,在海拔1100米区域发现了猴头菇。今年9月我意外发现的猴头菇,是化龙山第二次发现,在业界引起了高度重视。我认为开展人工繁殖实验,开发这一珍贵美食,对提高社区群众生活质量、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