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雨后天晴,清晨,满目清新。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八仙保护站、曾家保护站两站联合开展的穿越保护区巡护执法行动拉开序幕。早上6时40分,我们向第一站——“风车垭”进发。
花草叶缘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撒在裤腿和脚背上有种润润的感觉。徒步了40分钟,靠树暂歇,后面急冲冲的来了三个老百姓,扛着背包,看样子是上山采药的,我们亮证后,给他们讲解了《自然保护区条例》,劝其归家。短暂的停留,伴着一点收获,步伐加快了,山势也陡峭了。一束束阳光透过树梢,照在身上,金灿灿的,伴着鸟儿的叫声,洒下一路斑驳。9点50分,终于到了“风车垭”。这里,地势较平,大部分是草甸,零星分布着冷杉、灌丛,南北两侧各一岩堡耸立着,东西方向成一凹陷,形似风车出风口,故称“风车垭”,是今天行程的制高点,海拔
来不及欣赏这里的美景,我们补给了一些食物之后,继续进发。原来的老路已不存在,我们在灌木丛里钻来钻去,很快就到了冯家老屋场,我看了一下四周环境,想象到这家人当时的生活何其艰辛!顺着斜坡溜溜滑滑的向下走,到了两沟交汇处(大沟口),已是正午时刻,阳光直射入茂密的树林,几人坐在石堡上顾不上小憩,忙拿出相机咔咔拍个不停。左边的淙淙溪流,姿态万千,任由岩石的摆布。右边的小河已干涸,大片的石堡上长满青苔,像一张绿色的地毯,奇怪的是有根大树竟然长在石堡上,根系和青苔把石头抱的严严实实,树干绝不旁逸斜出。
顺着沟继续往下,溪流陪着我们的轻快起舞,各种野草开满鲜花,黄的、白的、红的、紫的,千姿百态,姹紫嫣红,引来了大群蝴蝶和蜜蜂。
一路上,很少有人说话,各自在欣赏着无尽的美景。向导说,“火烧屋场到了”,我们急忙奏上前去观看,“那可是清朝时期非常富裕的山里人家,周围住户上千余户,几百条骡马,掌管一方兵权,坐享其成。有一天,街上有一家办喜事,接他去喝喜酒,酒醉之后睡在新郎房中不走,强行霸占了新娘子,新郎没有办法,带来几个亲戚,一气跑到他家,将他四十八间大院一烧而光,这里就成了火烧屋场。”虽然无法看到昔日的繁华,但那些散落的石蹬、石门檐、石柱、石门墩,以及“观音坐莲台”、“鲤鱼跳龙门”、“龙凤呈祥”的石雕花纹,还有城墙和堡坎的残垣,完全可以想见这家庄园的曾经的富裕与繁华。
下行几
下午七点,终于到了曾家镇花桥村的公路边,黄立刚站长叫了出租车,早早的在路边等候。不一会儿,到了曾家站,我们喝着热腾腾的香茶,黄站长安排三个捕鱼人在站吃饭的同时,顾不上歇息,叫上程如林一同去森林派出所报案。
这次两站的联合巡护,历经十三个小时,经过了实验区,缓冲区、核心区,感受了保护区博大,让我一生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