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10-09-10 15:03 作者:防火办 来源:
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成立以来,因其独特的地理条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及区内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受到国家、省、市林业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保护区管理局通过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并借鉴国内外其它自然保护区先进的保护管理经验,通过加强技能培训和信息管理,加大宣传和执法力度,改善保护设施等措施,加快保护区的发展,使保护区在野外巡护、科学管理、国际合作、环境教育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化龙山自然保护区正朝着一个融自然保护、科学研究、合理利用、生态旅游、教学实习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学科、多功能、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迈进。
一、组织机构日趋健全,人员逐步到位
制定保护区具体的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等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管理局—保护站—管护点三级管理体制,使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保护区下设四个保护站,12个管护点,保护站职工42名。保护站和管护点因地制宜,科学布设,构成一个完整有序、经济高效的保护管理体系,可充分发挥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功能。保护站职工大都来自镇坪、平利两县原国有林场的职工,基层工作经验丰富。
二、完善巡护管理办法、建立巡护管理体系
最新的《巡护管理办法》已修订完成,并已下发到各保护站。新的《巡护管理办法》积极征求各保护站的意见和建议,并借鉴其它自然保护区一些好的办法,对野外巡护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各保护站按照《巡护管理办法》里面的要求,重新制定了野外巡护路线、明确了具体的巡护任务和职责。制定了严格的巡护考核及奖惩制度,充分调动了保护站职工的积极性。
三、加强职工技能培训,提高保护管理水平
采取多种形式对保护区工作人员进行政策理论学习和专业培训,有计划地引进高级管理和科研人才,聘请国内外有关方面的专家进行指导。有计划地组织保护区工作人员到太白山、神农架等国内著名保护区考察、学习先进的保护管理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
四、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保护管理手段
保护区内界桩、界碑、宣传牌的埋设已完成,合理布置森林防火和病虫害监测点,配备各类扑灭火及病虫害监测、防治工具、仪器。“3s”系统和森林防火电子监测系统的安装、调试预计年底完成,并实现对接。通过5个防火前端监控点,可对保护区及周边地区重点地段实行防火监测监控。该系统是全省自然保护区唯一的电子防火指挥系统,在与“3s”系统对接后在资源管理,进出保护区人员管理方面都实现了在指挥中心可视化观察、控制,极大提高了保护管理和动植物监测能力。
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保护意识
采取广播、标志牌、图片等通俗易懂、易于接受的方式,定期对保护区周边群众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法规;化龙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制度,森林防火救活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方面的基本常识和基础理论。提高社区群众法制观念,以及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使其自觉参与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达到依法管理的目的。
六、加大检查力度,履行管理职责
针对区内保护区存在的乱砍乱伐、乱捕滥猎,乱采滥挖等破坏森林资源的非法行为,每年积极配合镇坪、平利两县的森林公安和生态环境部门,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项整治活动。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由于历史原因和社区农民的生活习俗,周边群众烧田边地角的落后耕作习惯、烧香燃烛放炮的陈旧祭祀方式还没有改变,火源管理难度加大,增加了火灾隐患。
(2)保护区周边社区经济落后,群众生活较贫困,“靠山吃山”的陈旧观念根深蒂固。保护区建立后,虽然“四乱”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由于入山路口多,活动隐蔽,一些非法活动无法从根本上杜绝,管理难度较大。
(3)2009年11月25日通过林权移交标志着化龙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全面行使管理权,但规划的管理局直属的森林公安派出所尚未建立,当保护区出现重大违法行为时,需将案件移交当地的森林公安部门处理,给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带来极大的不便。
(4)保护站按照新制定的固定、机动线路开展巡护工作。但许多线路考虑到具体的巡护任务,路程较远,地形复杂,尤其是冬季大雪封山,增加了野外巡护的难度。
(5)多种经营、生态旅游等产业发展不够,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保护区自身发展能力受限制。
防火办
2010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