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10-08-03 09:13 作者:刘文锋 来源:
   
    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是保护区进行物种调查监测的基础,通过标本的采集与对比,可以让保护区一线的巡护工作人员比较直观地掌握关于植物的形态、结构、分类、遗传、变迁、进化和生态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从而培养一线工作人员的工作情趣、学习技能,激发工作热情,更好的投入到保护区工作,在今年化保局启动第三次科考,通过与植物组数天的交流与学习,现就植物的标本采集与制作的心得体会归纳如下,不对之处请各位同仁予以指正。
   
    一、 采集标本
    采集标本是生物工作者有目的进行的野外活动,采集前要做好一定的准备工作。
    1. 准备采集标本的工具。采集标本的工具要按照因陋就简的原则进行准备,由于其进行的是野外活动,工具的准备要尽量轻便,便于携带。一般来说,可准备下述器材:
    (1)拍摄器材:如照相机或摄像机,通过对采集植物及生境的拍摄,掌握物种的分布与植物变化规律。
    (2)标本夹:可以自己动手制作,用木条做两片网式架,架上要留有可绑绳索的头,两条木架之间放吸水纸,用绳绑好随身携带。
    (3)吸水纸:选吸收性能好的报纸、卫生纸、草纸等均可;
    (4)采集箱:可用纸板包装箱、食品盒改制而成,再内外糊贴、加面,既省钱,又实用;
    (5)其他器材:小锄头、掘铲、枝剪、高枝剪(剪刀捆上两根木棒)、放大镜、粗细绳子、野外记录卡、大口瓶、酒精、甲醛,有条件的还可以带上GPS。
    2. 明确采集的对象。在采集标本前要根据采集目的确定要采集标本的对象,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目标明确地进行采集。在采集时发现新的物种和其他有重要价值的标本,也可随机采集。
    3. 确定采集标本的时间。采集标本的时间要凭乡土植物情况,根据不同植物的种类,分别在早春、初夏、盛夏、秋天进行采集。具体来说:植物纤维的采集,以茎秆纤维完全成熟时采集最为理想;根类、块根的采集,应分别在发芽前、植株枯萎时进行。
    4. 采集完整的标本。你采集的标本是供教学、科研用的,采集的标本要完整,要有保存价值和使用价值,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点:
    (1)除采集植物的营养器官外,花、果和鳞茎、块茎、块根等是分类上不可缺少的;
    (2)雌雄异花、异株的植物应分别采集所带雌花和雄花的标本;
    (3)草本植物应该采集全草,处理清爽后,即刻压入标本夹,如植株较大较长,可弯折或复折但不要切断;
    (4)木本植物植株高大,可采有花、有果、带叶、带枝的一段,但必须采集连皮的新老枝。
    (5)采集苔藓和蕨类植物要尽量采到孢子囊和根茎部分。
    5. 几点说明:
    (1)同一种植物至少要采集3~4份,若遇稀有、奇特或有重要用途的植物均可多采,以便交流、上报、研究。
    (2)随时填写采集卡。
    (3)为了保存,凡是可以压干的标本应立即压干。
  
    二、 制作标本
    采集到标本样品后要及时进行制作,经制作后的标本才能保存较长时间,才可供观赏和研究。
    1. 上夹。野外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整理采集来的标本,如枝、叶拥挤或者卷曲,可做必要的拉开、翻转、剪裁,较大的植株标本可折成“V”或者“N”字型,如遇高大的,可除去中间一段。
    2. 用热熨法做好保色标本。
    (1)将整形后的花、叶放在两层吸水纸的中间,铺于平板上;
    (2)以预热的熨斗或装有热水的搪瓷杯来回熨3~4次,标本骤然失水,色素未破坏。倘标本较厚实,失水不足,可换吸水纸再熨;
    (3)取出熨好的标本整理、固定、上蜡,贴上标签。
    热熨法制作花、叶保色标本,比通常的药物制作和压晒制作经济简便,效果较好;
    (4)肥厚、多浆的植物或有球根、鳞茎的植物,必须切开压制。切割时以不失其原形为原则。
    3. 标本的装帧
    (1)装帧用380×360mm、270×200mm等不同大小的干燥铅画纸、卡片纸、白台纸;
    (2)选择标本,将它置于装帧纸上。标本的位置要安排得当;
    (3)用白线或透明胶带固定标本。如有干制后仍较粗大的根、茎、果实或种子,可用胶水把它们粘在纸上,或装在透明包装袋中粘附于纸上,力求标本完整;
    (4)根据装帧纸的大小,在右下角贴上30×50mm、60×90mm的标签装盒。
   
    三、 保存标本
    标本要妥善保存,保存得好的标本可长时间不变质甚至永久不变质。保存标本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分类保存;
    (2)柜内应放几小包石灰、樟脑、花椒等防蛀、防霉物质;
    (3)定期检查,梅雨季节尤为必要。
    多汁肉果类的标本要浸制保存,保存时可选用:
    (1)用浓度为15% ~ 20%的饱和食盐水浸制;
    (2)根据果实大小,以70%~95%的酒精保存;
    (3)用4%的甲醛供一般植物的茎叶、果实的浸渍;
    (4)3%的甲醛、10%的酒精、5%的甘油配成保存液浸制果实,如标本体积特别大,溶液浓度可酌情提高。
    (5)用ZnCl250克溶解于100ml水中,然后加入甲醛和甘油各20ml配成保存液,浸制果实。
   
    几点说明:
    (1)准备用来浸制的标本,最好选取七成左右的成熟果,皮要完整无损,形状、色泽能反映此种植物特征。
    (2)在浸制过程中,如遇果实上浮,可把它们用线缚在玻璃棒上,再放入瓶中。
    (3)如用食品大口瓶的,瓶口可用掺入少许蜂蜡的石蜡封住,避免干裂。
    (4)瓶外粘贴标签。
    (5)标本瓶最好放在暗室或暗柜内,如能在低温条件下贮存,鲜艳的色泽能维持更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