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保局组织的综合整治行动,今天全面启动。我们将采取宣传、巡查、教育、严办等步骤,通过三次大规模巡查,查找破坏资源的现象,对初犯进行说服教育,对累教不改、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法予以严办,达到保护自然资源、保护野生动物的目的。……”
“出发!”。周树才副局长一声令下,高音喇叭再次响起,洪亮的宣传说辞,回荡在大山之上,回荡在化龙山的沟沟岔岔。巡护的队伍,如一条长龙,从化龙山垭子出发,蜿蜒在大山之上。
我们都以为,年近六旬的周副局长,会在这里随宣传车返回,同志们也都劝他不要去,可他却执意地走在最前面,当起了开路先锋。随行的同志,个个精神振奋,都被这位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的局领导鼓舞着,体弱的女同志刘雪梅、髌骨曾粉碎性骨折的老严,都毫不示弱的加入了长长的队伍。
我们的路线是,从化龙山垭子斜上,经缓冲区至核心区,翻过化龙山大梁至灵官庙,从大沟出山,地跨平利、镇坪两县。
四月的化龙山,阴凹处的冰雪刚刚融化,春天的气息正在萌动,春寒依然,身着单衣的同伴们,却早已汗流浃背。还是细心的周副局长,发现了个别同志已体力难支,提出了休息。少时,浃背的汗水变得冰凉,咳嗽声此起彼伏,多歇一会儿就会感冒,大家不约而同地纷纷上路。
“前面有套!”眼尖的老彭叫喊着。大家纷纷停止脚步,懂窍(知道窍门)的老彭找了一根棍子,别住钢丝绳,熟练地将一个个套索解开。“我清过两次套,一次有狗被套住,在山梁上惨叫,我救了狗;一次是自己被套住,一个嘴啃泥,我发现了套。”高度近视的老严诙谐地打趣,引起了大家善意的哄笑。
“哎哟!”,随着一声尖叫,大学滑下了山坡。原来一泡宗羊屎,被落叶盖住,还是新鲜的,踩上去就像脚底抹了油,谁也稳不住。见他没伤着,大家一边哈哈笑着,一边去拉他,“龙主任,今天你发财了,哈哈!”。
半山腰以上,都是壁陡的上坡,大家冲到山梁上,翘望灵官庙遗址,思绪穿越时空,想见清末香火的鼎盛,仿佛看见太乙真人品茶的悠闲,完全忘记了一路疾奔的辛劳。俯瞰山下,左面是没有任何人为破坏的原始森林,孕育着被称为化龙山的银河——浪河流域,那里是保护区的核心区;右边则是乡民集聚的竹溪河,一河清流,夹岸沃野,阡陌交错,屋舍俨然。
从这里沿着沟谷下山,到了罗汉坪才会有小路。半人深的枯草,在我们脚下向两边倒去,我们拄着杖,小心翼翼地侧身前进,生怕踩翻了石头,危及他人安全。穿过箭竹林,大家像从笼子里放出的老虎一样,在高大的乔木林下狂奔着,八角莲撑开了绿荫,细辛舒展着大耳,最具风情的是七叶一枝花,举着花边伞,像一位含羞的村姑,邀请我们歇息。大家拍完照,经过一小时的急行军,终于见到了小路。
此时,大家都已精疲力竭。山路,时上时下,时而平坦,时而穿过密林,时而分开草地,像条大蛇蜿蜒前行。脚底早已起泡的我,总是盼望着意外发现,只有那样他们才会驻足歇息,拍照、定位、取标本,这样的时刻,我既可以歇脚,又能和大家一起研究植物,真是一举两得。也许期望的结果,都不会让你如愿。前面,就在前面一点,一个采挖野药的老农,歇息在里边,头发蓬松凌乱得像一兜野草,衣衫褴褛,还有几个补丁,一看便知其生活艰难,所有人都无言以语。还是老辣的周副局长会说话:“老年人身体还好吧,这里是保护区,不准采挖野药的,您这么大年纪了,也不安全,以后就别来了!”老人微笑着,直点头。
一行人,思绪沉重地加快了脚步,宣传车的喇叭声,由远而近,他们是来接我们的。下午四时,大家纷纷钻进汽车。历经十个小时的艰难跋涉,一路的收获,伴随着高音喇叭声,盘旋在飞驰的归路上。
我们从保护点出发,又回到保护点,行程完全闭合,为这次巡护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对于轻松走过的人,也许很快就会忘记,但于这样我体力单薄者,却是回味悠长。生活往往就是这样,越是历经艰辛,越是历经苦难,就会在脑海里留下深深的烙印,让你久久思考,成为你一生的财富。周副局长的轻松,也许是故意表现出来的,更也许是长期基层工作,身体力行的结果,让我等自叹不如,但更多的是羡慕和崇敬;走在自己身边的,不是走不快,而是对于弱者的关怀,这种人的团体意识,不得不让一个弱者,发自内心的感动;虽然不好意思说,自己脚底起了泡,而每一步却是坚实的,因为它伴随着对于一路所见的思考。重在参入,多一个人,就多了一份气势,那舞动的长龙,那回荡在山涧的喇叭声,无不让每一个,躲在山里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破坏者,或邻近社区的村民,为之震撼,那是一种强大的力量,直接触动着人的灵魂,将会唤起人们对于保护自然资源的强烈意识。
巡护的过程亦如人生,同样的天空下,有人身轻如燕,心里满是收获;有人步履艰难,心里装满忧虑。但终归是要天晴的,就像保护区的天空,丽日高悬,四季美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