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过后,趁着连续晴朗的好天气,相约到上竹保护站参加一次巡护。按照提前约定,10月10日七点半,上竹站副站长姚忠文骑摩托车到局机关带我到站。10月的镇坪县已经有了寒意,在他的提醒下,我换了厚衣服与他一同骑行,冷飕飕的空气从耳边不断吹过,使我初步体验了保护站职工巡护的艰辛。
车行十多分钟到站后,站上已经准备好了早饭。大家围坐在火炉边一边吃饭一边谈论着同志们的日常生活工作情况,有时一些调侃语气还不时引来大家爽朗的笑声,气氛愉快融洽,让人感觉到浓浓的家的气氛。
今天的巡护是灵官庙路线,站上三名同志熟练的准备着各种工具,细心的副站长张静伟还专门准备了喝水杯和纸巾。一行4人乘坐摩托车沿着S207行进了十多分钟,来到这次巡护的起点---上竹镇发龙村六组,陈军同志熟练的在GPS上输入起点标记,开始记载巡护航迹,同时填写好记录表。进入巡护路线后开始爬坡,道路崎岖不平,十分难走。由于带着人,摩托车行进的很慢且不断颠簸,使坐在后边的我不免对安全有所担心,好在他们经常在这一线路巡护,加上技术熟练,一路有惊无险。行进二十多分钟后就无法再骑行了,大家锁好摩托车步行前进。
步行是大家巡护的常态,有时没有路,仅凭巡护人员平时踩出来的小道,十分艰难。但巡护人员还是苦中找乐,丰富着枯燥的工作。
表演一把巡护途中比赛过的爬树技术
巡护中,大家一丝不苟,对观察情况及时认真记载。
这次巡护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对居住在实验区边缘的2名老人劝解搬出,防止在防火期发生隐患。1名老者因为已经到山下女儿家中居住,房门紧锁,看来只有返回后再向家人做工作让其尽快搬出。另1名老人年近八旬,本来在离公路比较近的原煤矿点有住房,但因山上有搬迁户的弃用房可临时居住,就在房前屋后种植了黄豆、向日葵等作物,收获后正在晾晒。我们到时老人因病已经两天没有吃饭,副站长姚忠文站在关心身体的角度,与他拉家常,不厌其烦的讲解搬出后方便子女照顾等好处,但老人一直强调收获的作物还没晒干,没有明确表态。考虑到在保护区内还有一个多小时的巡护任务,一行人喝口水后继续开始巡护。我心想,看来这次动员搬出任务不一定能完成。
居住在实验区边缘的独居老人,因日常生活用火需砍伐树木,对实验区造成隐患,也容易发生火灾隐患
进入实验区海拔已经超过1900米,虽然林分与之前的巡护路段没有明显开差,主要是天然次生阔叶林,但看到植被保存完好,没有之前担心的居住老人烤火伐木现象,我心里才踏实下来,也为我们辛勤巡护换来的结果感到由衷自豪。
保护区内近一个小时的巡护,比在区外的巡护更细致,对周围植物观察记载也更详细。但看到大家对周围一切如数家珍,我也只能感叹功夫不是一朝一夕能练成的。
发现了五味子,看来小鸟和松鼠口下留食,大家可以品尝一下了
四照花果实,俗称野荔枝,味道鲜美,目前正是成熟季节,采摘一些让站上其他同志也尝尝
由于中午天气炎热,一行人走了一个多小时还没有登上山顶,站上的同志看到沿途没有人为活动踪迹,就商量沿路返回。我原本想登上山顶看看,看到大家经常巡护的艰辛,也想到对我的关心,就没再坚持。返回的路一直下坡,行进也快很多,但要随时提防摔跤,危险比上山大很多。好在连续晴朗的天气使地面不太湿滑,大家在一路关心下仅用半个多小时就跑出了实验区。
出实验区后,我们又在老人居住处喝水,副站长姚忠文继续做工作让老人搬出,老人终于答应,收获的向日葵需3-4天晒干后就搬出。姚站长表示,等老人搬出后专门买上大米等生活用品来看老人,老人也愉快的把自己种的白菜挖了一大袋带给站上的同志。看到这一结果,我真正体会到做群众工作靠的是感情,不经常深入基层的人是难以让群众接受的,也做不通群众的思想工作。
返回的途中虽然顶着烈日,但带着胜利完成任务的心情,大家格外精神饱满,饥饿感也消失了。
巡护快结束时,挖一点野菜改善一下站上的伙食,这也成了这一条巡护路线大家固定的习惯
这就是陕西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巡护管理人员一天丰富而快乐的基本工作,但当你长期重复这一工作时,你感到的还仅仅是丰富快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