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搜 索
网站首页
区局简介
保护区概况
单位概况
领导介绍
内设机构
联系我们
工作动态
政府信息公开
科研保护
时政法规
生态文化
影像化龙山
留言板
化龙山自然保护区发现稀见黑短脚鹎亚种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11-07-11 17:11
作者:张富安
来源:
7月5日,笔者与同事邹奎兵、陈伦兵到浪河巡护,返回途中,在浪河口听见叽叽喳喳的鸟鸣声,于是赶快拿出相机准备拍照时,只见四只鸟从树梢腾空飞去,仔细观察树枝上还停留着1只。我迅速对其进行了拍照(当时近傍晚,距离约20-30米)。该鸟头、颈部为白色,嘴、脚均为红色,其余部分为黑色。经鉴定,该鸟为黑短脚鹎的一个亚种,俗名白头公,全长约20cm。黑短脚鹎头部白色的亚种在化龙山首次见到。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北至陕西南部、湖北、湖南、安徽,东至江苏、浙江、福建、台湾等东南沿海各省,南至广西、广东、海南岛,西至、云南和西藏东南部。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有时亦集成大群。性活泼,常在树冠上来回不停地飞翔,有时也在树枝间跳来跳去,或站于枝头。偶尔也见栖立于电线上,很少到地上活动。善鸣叫,有时站在树顶梢鸣叫,有时成群边飞边鸣,鸣声粗厉,单调而多变,显得较为嘈杂。
在化龙山保护区今年春季曾有两次发现,该两次见到的数量均为一只,本次发现五只,说明该物种在化龙山保护区的种群数量比较稳定。随着人们自然保护意识的增强,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化龙山将成为众多鸟类及野生动物繁衍栖息的理想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