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12-12-05 15:36 作者:朱晓慧 来源:
在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提起彭少勇,不管是年纪大的,还是年纪小的,同事们都亲切地称呼他“老彭”。在同事们眼里,彭少勇就像自家兄长,时时刻刻为“化龙山”这个大家庭着想,时时刻刻疼爱着大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的确,四个年头来,这位在自然保护区事业上默默奉献的普通职工,以不畏艰难的创业精神、公仆精神和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践行着“科学发展观。
有人用老黄牛来比喻彭少勇,说他干工作不知疲倦,任劳任怨。这一点也不为过。在化龙山保护区三年,他不管是干哪一项工作都表现出格外的认真和敬业。从2009年5月开始,化龙山保护区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全面启动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根据局里安排,彭少勇负责实施保护区防火监控设备野外调查定点工作。由于地形复杂,他与工人一起吃住在山里面,为此,彭少勇把全部心思都花在了工程建设上,一有空就勘查路线,就琢磨设计,保护区内的每一座山头、每一个景观、每一棵树,他都铭记在心,如数家珍。为了加快工程建设进度,他惜时如金,在他的日程表上,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很难找到“休息”和“空闲”的字眼。他多病的妻子曾这样抱怨说:“常年野外搞工程建设,他几乎没有好好地陪过我们,他在孩子的印象中很多时候很多细节都是模糊的。他总说以后会更好地照顾家庭,但当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后,他又把自己说过的话抛到了九霄云外。”这样的事例太多了举不甚举。
在学习实践中,彭少勇发现,想做好林业工作,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是不行的。他长期的一句话就是“活到老,学到老”,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他从未学过拼音和五笔,可他从不服输死记硬背的把拼音和五笔输入法全部熟练掌握,在植物识别上更是手把手的教会站上每一个同志,每一次巡护他都认真的把他认识的植物现场教会随行的同志并把植物采集标本带回站上让其他同志认识,他总是用一颗真诚的心来对待我们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
在生活上,他更是一个老大哥把每一位同志照顾的无微不至。三年来不管是天晴下雨(雪),从没有迟到早退过,每天早上他是第一个起来的人,打扫卫生、烧开水。等我们起来他又在菜地里忙来忙去总是闲不住。平时谁有病他总是问寒问暖、端水递药。这就是我们的老大哥。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大哥,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大哥,一位朴素实在的老大哥,一位憨厚的老大哥,一位冲锋在前的老大哥,一位把青春和汗水倾注在了自然保护区建设事业中的老大哥。他为自然保护区事业谱下了一首壮丽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