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科植物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药用价值和文化价值,2021年新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把象鼻兰、曲茎石斛、杜鹃兰、独花兰、杓兰属等多数兰科植物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我省把所有野生兰科植物均列入到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足以彰显兰科植物重要性。化龙山自然保护区是陕西省兰科植物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随着科研调查进一步深入,兰科植物新纪录频频被发现。近期又发现了血红肉果兰和齿突羊耳蒜等两种特别稀有的兰科植物,均属陕西省兰科植物新纪录。
血红肉果兰
血红肉果兰(Cyrtosia septentrionalis(Rchb.f.)Garay.)为菌类寄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大,茎红褐色。总状花序,花黄色;萼片椭圆状卵形,背面密被锈色短绒毛;花瓣与萼片相似,无毛;唇瓣近宽卵形,短于萼片,边缘有不规则齿缺,内面沿脉上有毛状乳突或偶见鸡冠状褶片。果实肉质,血红色,近长圆形,不开裂。种子周围有狭翅,连翅宽不到1毫米。花期5-7月,果期9月。原记载国内只分布于安徽、河南、湖南、浙江等省区。该植物所隶属的肉果兰属,亦为陕西省兰科植物新记录属。
齿突羊耳蒜
齿突羊耳蒜(Liparis rostrata Rchb.f.)为一种陆生草本植物。假鳞茎卵形,外被白色的薄膜质鞘。叶2枚,卵形,全缘,基部收狭并下延成鞘状柄。总状花序,花序柄两侧有狭翅;花淡红色;萼片披针形或狭长圆形;花瓣丝状;唇瓣近倒卵形,先端具短尖,边缘有不规则齿,基部收狭,无胼胝体;蕊柱稍向前弯曲,顶端有翅,基部扩大,在前方有2个肥厚的齿状突起。原记载我国仅在西藏自治区和云南省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