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4-12-31 09:47 作者:胡梦琼 来源:科研宣教科

古树名木被称为“活文物”,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珍贵遗产,客观记录和生动反映了社会发展和自然变迁的痕迹,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文化的象征。为摸清化龙山保护区古树名木本底资源情况,化龙山管理局严格程序,委托陕西理工大学承担“化龙山古树名木普查”工作。

陕西理工大学历时6个多月,在调阅镇坪、平利县志的基础上,深入保护区周边农户调查走访、座谈交流、查阅相关资料,详细了解保护区林分状况及树木生长情况,最终确定近30个(处)普查重点线路和区域,涵盖了化龙山保护区各类林分和不同生境类型。在实地普查工作中,主要采取“样线+样地”的方式进行调查记载。为保证树龄鉴定的准确性,采取以树芯鉴定为主,并辅以相似生境、同类树种生长速度进行综合鉴定。

通过普查,首次摸清了化龙山保护区古树名木本底资源情况:化龙山保护区有古树10182株,隶属于30科43属66种。其中:单生古树386株、古树群16处9796株。一级古树6株、二级古树64株、三级古树10112株,超过1000年以上的古树1株。

化龙山保护区古树资源丰富,进一步彰显了化龙山保护区植物区系的丰富性、古老性和原始性,摸清古树本底情况,完善健全古树名木(群)信息档案,建立古树名木(群)资源动态监管体系,对推动化龙山生物多样性资源科学合理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